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 党团建设

“课程思政”思想大讨论

发布时间:2023-07-08   字体大小T|T

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7月份主题党日的通知》要求,7月6日上午,体育教研部教工第一党支部和第二党支部分别在城关校区综合训练馆二楼会议室和三楼教工之家开展7月组织生活会。一支部会议由支部书记高红斌同志主持,二支部会议由支部书记高文峰同志主持。教工第一党支部联系人雷寂书记受邀列席,两个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会议。

两个支部分别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两个文件。随后,第一支部以如何利用体育课程思政更好实现体育育人功能为题进行研讨,第二支部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辨析入手,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及贯彻体育课程思政进行广泛研讨。

体育教研部主任冯涛指出:“体育课程思政是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党员老师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团队意识,充分利用支部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式传导思想,用实质性表现服务于社会,将体育思政课堂灵活开展到各个地方,实现体育育人价值。”

体育教研部党委副书记杨发辉强调:“体育课程的价值不仅是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体育内涵,实现体育育人功能。目前我部青年教师的培养十分关键,要将立德树人意识融入每一次教师业务进修当中去”。

高红斌同志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政策和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初心使命,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拓展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高红斌同志就体育课程思政如何实现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经典思政案例激发学生国家认同、民族情感方面,高红斌同志以女排精神为例,提出要挖掘金牌背后的故事,让案例的讲述能够更好的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体育育人功能。

丁督前同志谈到:“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堂,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包含公平意识、竞争精神、正确的胜负观、团结协作意识、爱国主义等。讲好兰大故事、中国故事,厚植学生荣校爱国情怀”。

李旭东同志说:“目前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融入体育课堂仍显不足。在后续教学工作中首先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应注重思想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思想深度和教育内涵的体育教学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王海波同志表示:“作为高水平田径队教练员,时常探索体育育人与竞技水平提升之间做到相辅相成、在体育课堂上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最终,让学生享受快乐体育、增进身心健康水平”。

张建新同志说到:“体育育人不仅仅局限在强健体魄,要深入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我们在操舞类课堂上选择中国风的伴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体育教研部党委书记雷寂同志在教工一支部总结指出,学校思政教育两个途径,一是思政课程,二是课程思政。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有着很好的优势,思政内容丰富。教工一支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很有意义,研讨交流的活动形式更容易达成共识,可以有效解决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是什么?思政如何融入体育课程等问题。同时雷寂书记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理论学习再扎实、再深入,组织生活的各环节并重,理论是高质量开展业务工作的坚实基础;二是建议在领学环节,由支委扩大到全体党员教师,培养党员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好习惯;三是支部会议记录、纪要须进一步做到细致详实,对标巡视整改意见,立行立改、见行见效。

 

教工二支部宁会铭同志说:“课程思政是对党员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党员、每位老师要把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方法理解透、理解到位,然后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曾治良同志说:“把思政教学的价值观无缝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关键在价值观引领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强国梦、中国梦”。

黄优强同志说:“去年线上教学中播放的篮球比赛就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具篮球课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赵亮同志讲到:“今年亚洲杯女篮夺冠,每个进球,全场都热血沸腾,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体现。在跆拳道教学中,上课前和结束后的相互行礼,也是一种相互尊重,互通关爱的思政教育的体现”。

买素强同志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的过程,足球教学中和比赛时,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何利民同志说:“作为兰大女排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努力培养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

预备党员李岩说到:“去年女足亚洲杯夺冠,尤其实在落后的情况下,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女足,最终夺冠。教学中要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要有团队意识”。

苏文博同志认为:“大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上可以从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人物、体育明星、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运动项目教学领域中,可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白小玉同志认为:“在社团管理中要提醒学生意识形态这方面的要求。田径队队员董美军体现出体育人的精神气,坚持不懈的精神,展现了‘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层含义”。

李阳同志认为:“认为体育思课程政是将思政的精神、内容、方法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思政元素,以达到育人目。具有显性与隐形相相统一、身体与心理相相统一、思想和行为相统一的特点”。

雷寂书记在参加完二支部会后总结认为:讨论什么是课程思政?什么是思政课程?这一主题研讨很有意义。思政课程是通过马克思原理、职业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是在具体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政元素,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体育课程思政核心是让学生培养正确的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以此来支撑体育强国建设。雷书记最后指出:一是要在各自项目课程教学中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将教授过程中的内容与育人相结合。二是传播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三是老师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深刻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

本次活动在热烈的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主题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会人员表示,本次研讨加深了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贯彻课程思政的元素。要以本次研讨为契机,认真研究体育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